记得几周前,大家都还在吐槽Jordan与知名奢侈品牌Dior联名推出的限量1000双、售价2000刀的Air Jordan 1,今早这双鞋的实物图放出,各位觉得如何呢?

前一段Adidas官方也宣布了将与意大利知名奢侈品牌Prada合作,推出限量700双的Superstar。并且在售价上,这款产品高达25950元的价格(差不多3200刀)比起前者还要过分。

作为全球前二运动品牌的耐克、阿迪,它们的产品要与奢侈品品牌融合,似乎在大众眼中这就是耐、迪两家在不务正业、摆弄噱头、蹭热度。

但事实真是如此么?我们先跳过这个结论,来设想一下,耐克、阿迪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联名策划中他们想得到什么?

以耐克为例,在过去的两、三年里,Air Jordan 1这个鞋型通过不断推出的各种联名、限量配色,使其一直在市场维持着极高的热度,有些配色在二级市场的炒价更是一度破万。

此番跨界联名,借用奢侈品的名号制造稀缺性从而给市场火上浇油肯定是目的之一。

但话说回来,在现今鞋市如此疯狂的的背景下,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炒热市场价格,好像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去找一个奢侈品品牌。

耐克和阿迪会不会是想通过与奢侈品的联名向消费者们传达——我都能与奢侈品品牌联名,那说明我自家的产品是带着奢侈品属性的,但我们产品的价格又远低于买奢侈品的价格的观念,以便在后期能尝试上调自家运动鞋款式的售价。

1299元的AJ1是不是可以涨到1599?

799元的Superstar是不是可以提到1099?

等等

毕竟一双鞋不论在二级市场上炒价再高,球鞋厂商能赚到的钱都是固定的,趁此良机提价赚钱但又有一个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理由,这应该才是这些运动品牌更愿意看到的。

说完耐克、阿迪可能有的小心思,这些与运动品牌合作的奢侈品品牌,他们又想得到什么?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图,图中表明了近些年来,全球的奢侈品市场份额,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们,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根据目前国内一些权威人士的研究分析,在亚洲地区奢侈品消费人群主体是来自于年龄在25岁上下的年轻人,他们每个月能拿出自己总收入40%及以上去追求奢侈品。

(世界范围内奢侈品消费个人收入占比仅为4%)

换句话说,随着年轻一代的经济实力逐年提高以及对待奢侈品高溢价仍旧保持的消费热情,奢侈品的目标人群已经不再限于40岁以上的中产、富豪,而是要积极寻求转型,尽早的去拥抱年轻的消费者。

Dior和Prada的方案是通过耐克、阿迪这样面对市场潮流能迅速响应,受众面更广,也更贴近年轻人群体的运动品牌合作联名混脸熟,来扩大自己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顺应当下趋势做出改变的明智举措。

让我们在回到之前的那个运动品牌蹭热度的结论,如果你结合两方现阶段的立场来看,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这样的联名策划,耐、迪两家有着不少的品牌可供选择。但是对于奢侈品品牌们,把握不住与运动领域头部品牌合作的机会,有可能就会错过了产品转型的关键时期。

所以这次联名可能要反过来看,Dior和Prada才更像是“蹭热度”的一方,当然,单方面蹭热度的说法其实更多还是一种调侃。

跨界联名终究还是一场互利共赢的游戏,奢侈品品牌能收获年轻人的关注度,耐克、阿迪这样的运动厂商则在未来的联名产品中又诞生了新的玩法。

最终受罪的可能还是那些在狂热鞋市中苦苦挣扎的鞋密朋友。

毕竟现今Dior和Prada的包包、香水、服饰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有的还不如一双动辄价格就八千、一万的AJ1和Yeezy满天星,脚踩的AJ1TS也早已成为了很多人眼中奢侈品的象征。

奢侈与奢侈的联合,面对现在浮躁的人群,说不定又会引发鞋圈的又一次地震,重回到今年七、八月那种疯狂的状态,真是细思恐极。